随着鄉村振興戰略的不斷推動,信息化,工業化,市場化正使鄉村領域發生着深刻變化。7月26日起,航空與機械工程學院/飛行學院“知識産權下鄉,服務鄉村振興”社會實踐團隊,針對以知識産權為代表的現代化生産方式進入鄉村,改造鄉村中的典型痛點為需求,實事求是探索青年大學生如何在社會實踐中更好的服務鄉村振興。
活動前期,團隊成員采用線上線下問卷調查,以走訪、交流談話等方式對鄉村群體的知識産權的認知、需求、應用等三方面進行調研。通過分析調研數據,借鑒相關案例,綜合鄉村本土發明創造成果,判斷出鄉村群體對知識産權的基本需求的大緻方向,制定知識産權下鄉,服務鄉村振興的專屬服務規劃,并建好聯絡群。為團隊開展實踐活動,起好了關鍵一步,明确了實踐抓手。
實踐伊始,正值中央廣播電視總台财經節目中心主辦的大型媒體行動《走村直播看脫貧》,第一站在徐州啟動,隊員們果斷開展前期謀劃已久的線上直播宣傳活動。通過先前研判當地的知識産權案例,溝通店家,選品備貨,調動人員,場地,器材,發言稿以及一系列突發事件應對方案,最終開展了直播宣傳活動。隊員們精心準備了牛蒡茶、牛蒡醬、牛蒡酥等具有知識産權的牛蒡特色農産品,用妙趣橫生的語言和實打實的的質量,将鄉村鮮為人知的牛蒡特産推薦給更多的人,累計收獲2000+的人次觀看。正如王天若同學在直播時表示:我們的鄉村有太多積累的寶藏,但是不為人知。我們在以知識産權的方式,用自己的微薄之力,發掘着這些寶藏;也希望更多人能同我們一起去關注他們,了解他們,給予他們參與市場的機會與平台,更好的服務鄉村振興。
在為楊氏秘制膏藥的家人普及知識産權知識後,他們充滿了信心,希望知識産權能給自己的秘方帶來的更多的保障。隊員們從腼腆到自信,村民們從遲疑到信任,活動中村民們的每一句歡迎,每一個支持的目光與肯定的點頭都讓隊員們感動。本次實踐活動隊員們紛紛表示要實事求是,用研究的成果方案來優化服務方式,用實踐的經曆感悟來檢驗研究思考,以微薄之力,服務鄉村振興。
(航空與機械工程學院/飛行學院 史金明/文攝 姜衛/審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