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2日下午,航空與機械工程學院/飛行學院組織學生黨員、發展對象、入黨積極分子和團學幹部在線觀看“全國大學生同上‘四史’思政大課”第四講——社會主義發展史。
課上,北京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顧海良以“習近平總書記從六個時間段分析社會主義思想從提出到現在的曆史過程”為開端,詳細闡述了社會主義發展史的六個發展過程:空想社會主義産生和發展、馬克思恩格斯創立科學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列甯領導十月革命勝利并實踐社會主義、蘇聯模式逐步形成、新中國成立後中國共産黨對社會主義的探索和實踐、中國共産黨作出進行改革開放的曆史性決策、開創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教授付麗莎以《烏托邦》的理想世界為切入口,從空想社會主義為開端講述了19世紀社會主義在歐洲由空想變為現實的過程,讓我們看到了社會主義事業在探索中發展、在挫折中前進、在困難中成長。
中國人民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教授馬慎蕭重點講述了科學社會主義的創立,社會主義學說從訴諸人性的道德的、倫理的批判,轉化為以科學的世界史觀為基礎的社會的、曆史的批判;科學社會主義占據着真理和道義的制高點。
此次思政大課,同學們不但了解了社會主義的發展曆程,更強固了對社會主義發展的信心。随着學習進程的不斷深入,作為新時代的青年大學生,要通過學習牢固樹立“四個自信”,努力學習,提升綜合素質和能力,為早日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航空與機械工程學院/飛行學院 朱映然/文攝 尹飛鴻/審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