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寸之間,一覽千年,曆史的波瀾就掩埋在流淌的歲月中,深藏在博物館的館藏裡。為弘揚“非遺”文化,感受留青竹刻魅力,6月25日,航空與機械工程學院/飛行學院22機務一班團支部攜“留青竹刻揚四方,華夏非遺聚龍城”暑期實踐小分隊赴常州博物館開展主題團日活動。
竹刻留情,探悟文迹。下午三點,實踐團隊前往常州博物館留青竹刻藝術特展。常州白氏留青竹刻博物館展廳面積200多平方米,隊員們走進博物館,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幅留青竹刻大師白士風潛心捉刀雕刻的半身塑像,廳内四面八方陳列着白士風以及白家三代傳承人的作品,這些作品都是在薄如紙片的竹筠上雕刻而成的,圖案層次分明,深淺濃淡,交錯掩映,給隊員們帶來了深刻的藝術震撼,激發了隊員們對竹刻非遺技術的濃厚探索興趣。
領航受教,傳承非遺。秉持着學在其中,樂在其中的不懈求知精神,實踐隊員們拜訪了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傳承人白雪飛。老師舉止優雅,熱烈的眼神中滿是對竹刻藝術的誠摯與熱愛,一言一行裡無不透露着傳承非遺文化的堅定。“竹刻有着獨特的東方之美,帶着一絲書卷氣和詩意……”白雪飛女士向隊員們緩緩講述竹刻藝術,仿佛置身于竹林之中,受教于天地之間,隊員們紛紛表示意猶未盡。
通過此次參觀學習,實踐隊員們在博物館中深刻體悟了竹刻藝術的曆史底蘊和傳承意義,體驗了一場新生與古老的文化碰撞。即将到來的暑期實踐活動中,團隊将繼續圍繞非物質文化遺産傳承與發展開展系列活動,深入發掘非遺文化魅力。
(航空與機械工程學院/飛行學院 居丹丹/文 蔣李斌/攝 陸婷/審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