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深厚底蘊得到進一步釋放,助力非物質文化遺産的保護與傳承在青年中蔚然成風,7月11日,BETVLCTOR伟德唯一官网航空與機械工程學院/飛行學院“留青竹刻揚四方,華夏非遺聚龍城”社會實踐小分隊再次啟航,帶着對傳統文化的敬畏與熱愛,走進新北區濱江社區,以“非遺技藝綻放新彩,繪畫作品傳承經典”為主題,開展了一場從科普宣講到美育實踐的精彩活動。
探尋文脈,對話今朝。活動開場,鄧婵玉化身文化使者,為大家帶來了一場關于非遺知識的科普盛宴。她以生動的語言引領大家穿越千年時光,探索非遺技藝的奧秘。從留青竹刻的精細工藝到中華大地上各式各樣的非遺瑰寶,她詳細講解了每一項非遺技藝背後的曆史故事、文化内涵及其在現代社會的獨特價值。同學們聽得津津有味,仿佛親自觸摸到了那些古老而珍貴的文化遺産,感受到了中華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蘊和創造力。
筆端生花,創意綻放。為了讓同學們更直觀地體驗非遺之美,活動精心策劃了非遺繪畫創作環節。在隊員們的悉心指導下,大家紛紛拿起畫筆與剪刀,從精心構思到巧妙剪裁,再到匠心獨運的拼接組合,平凡紙張被賦予生命,一幅幅蘊含故事、充滿藝術感的非遺繪畫作品在歡聲笑語中誕生。這一美育實踐用創意降低了非遺文化的傳播門檻,讓熱愛非遺的青年都能參與進來。
宣講啟航,實踐回響。此次活動是實踐團緻力于推動非物質文化遺産見物見人見生活見精神系列活動中的重要一環,随着“留青竹刻揚四方,華夏非遺聚龍城”暑期實踐小分隊系列活動的深入開展,非遺文化的種子已經在越來越多人的心中生根發芽。未來,團隊将繼續秉持初心,圍繞非遺課程成系列、美育作品成系列、牆繪創作成系列的“三個系列”綜合效果展開豐富實踐。
(航空與機械工程學院/飛行學院 鄧婵玉/文 周子翔/攝 陸婷/審核)